
「讀賣巨人軍90週年紀念台灣試合」在3月2、3日分別與中信兄弟、樂天桃猿進行兩場交流賽,吸引超過6萬名觀眾入場。這不但是巨人軍團成立後首次派一軍來台出賽,更是台北大巨蛋完工後首度開放超過3萬人入場,改寫台灣棒球場史上單場最多觀眾人數紀錄。
這次交流賽,不只現場觀眾人數眾多,還請到曾效力過巨人隊的呂明賜、姜建銘擔任開球嘉賓,賽事中也有許多亮點,值得球迷再三回味。
巨人全一軍誠意十足 中職不畏懼打得漂亮
球員是球隊最重要的資產,因此一般職業球團不太愛讓選手在非賽季出賽,或避免在不熟悉的場地出賽,以免受傷影響戰力及個人生涯。讀賣巨人昔日三次與中職的「親善試合」,都是以二軍或三軍為主,不過照樣取得10勝4敗的成績。這次巨人軍派出一軍陣容出戰,包含大城卓三、岡本和真、坂本勇人、菅野智之、秋広優人及門脇誠等知名球星都出賽,幾乎是精銳盡出,想要給球迷最精采的棒球饗宴。
以往台灣對戰日本的棒球比賽常常是一籌莫展,即使對手是社會人球隊都打得很吃力,常常莫名地難以施展身手。不過這次雖未取勝,卻讓巨人軍贏的並不輕鬆。首場巨人迎戰中信兄弟屢攻不下,還中了滿壘計,直到後段賽事才拉開比數;對戰桃猿只擊出1支安打,雙方最後0比0握手言和。讀賣巨人取得1勝1和,兄弟及桃猿是雖敗猶榮,雙方都不失裡子及面子。
本土球員令人驚豔 只可惜先發都給洋投
這次交流賽中,頗被議論的就是中信兄弟和樂天桃猿都派洋投先發,總計18局投球中,外援就投了7局、本土只有11局,而讀賣巨人則是全交給日籍球員出賽。這麼好磨練的機會,沒留更多打席給土投,實在有點可惜。不過話雖如此,本土球員的表現不容抹煞,投手方面除了傷癒復出的李振昌,及掛病號的呂彥青仍在調整外,包含黃子鵬、陳冠宇、吳俊偉都有不錯的表現。陳琥化解一出局滿壘危機,更讓球迷印象深刻。
野手方面同樣有很多亮點,暴力猿打線並不畏懼巨人投手,只可惜或許是交流性質,沒有太多戰術,多是單打獨鬥以致於久攻不下。兄弟的守備野球則打響名號,江坤宇對秋広優人強襲球的撲接,贏得阿部監督的掌聲。另外黃衫軍派出菜鳥捕手徐博瑋先發,他無論配球、打擊都有穩定表現,是中信在這場賽事的最大收穫。

台北大巨蛋壓力測試 美中不足但瑕不掩瑜
擁有4萬席座位的台北大巨蛋,繼去年的亞洲棒球錦標賽後,第二度舉辦正式比賽。前次販售的票不到5成,因此各方對大巨蛋球場仍有許多疑慮,這次開放超過3萬席,最多進場人數37,890名觀眾入場,更被大家拿放大鏡檢視。經由實戰發現還有球場漏水、動線不佳等問題,不過即使如此,還是能快速疏散觀眾。畢竟這是台灣第一座巨蛋棒球場,雖有請國際團隊進駐,但很難第一次就做到完美,是美中不足部份。
姑且不論在巨蛋棒球場比賽是多數球員的夢想,實際上無論中、日職球隊都是對於台北大巨蛋給予稱讚。其中人工草皮獲得不少討論,挑選的款式與大阪巨蛋相同,對於腳部的緩震效果佳,有效減少在賽事中受傷的可能。另外包含高出日本巨蛋許多的天花板、特別多的包廂、寬敞的休息室等,都是台北大巨蛋獲得好評的部份。
劃時代的「讀賣巨人軍90週年紀念台灣試合」,適逢台北大巨蛋啟用,在2戰7萬餘球迷以經典台式應援的加油聲中,打出精采的比賽。更重要的是,可以讓球員吸取寶貴的經驗,可惜地是讓外援佔去太多局數,實在該給更多本土球員更多機會。
無論如何,這次仍是非常成功的交流賽,不但證明台灣已經有巨蛋棒球場外,更展現本土球員越來越能頂住壓力,以及整體實力並不輸人!這樣的賽事或許可成春訓常態,廣邀國外職棒球團交流,說不定哪天,中職球隊在台灣與大聯盟交手,或是對戰大谷翔平也不再是夢想!